一、計畫緣起 我國於2025年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高齡人口比率持續增長,加劇醫療與社福系統壓力。本館自111年推動「社會處方箋」政策,為高齡失智觀眾提供服務。此英國發起的模式強調非臨床方式與社區參與,提供非醫療性社會支持和個性化整合服務,提升長者晚年幸福感。在亞美館邁入第11年之際,新任館長團隊重新定義雙館(亞美館與中醫大美術館)核心價值,以「亞洲性」與「健康福祉」為經營理念。美術館不再僅是認識藝術家與作品的場所,更延伸至美感照護、社會關懷功能,成為開啟對話與討論的平台。 二、辦理目的 增進博物館從業人員、志工與大專院校相關科系學生對高齡、失智長者的認識,掌握高齡社會變遷帶來的影響與美術館社會角色發展之變化,邀請國內擁有豐富理論和實務經驗的專家,透過培力課程訓練博物館從業人員針對高齡失智症族群之學習活動規劃技巧,瞭解長者陪伴需求與服務要點,以培養更多具藝術介入高齡失智實務人才,也促進更多博物館、文化館舍提供並支持高齡友善環境建立,共同打造多元平權的參觀環境。 三、辦理單位 (一)補助單位:文化部 (二)主辦單位: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 四、計畫期間 114年5月25日(日)至114年11月30日(日) 五、參與對象 (一)臺灣公私立博物館、地方文化館、藝文中心等文化設施機構從業人員。 (二)負責博物館及地方文化館業務之地方政府行政人員。 (三)文化設施、高齡照護等相關系所師生或從業人員。 (四)服務於文化設施機構之志工。 (五)對此議題有興趣之一般大眾。 六、課程安排 本課程分為四階段,第一階段之講座課程,將做為第二、三階段的理論基礎與前導課程,第二階段及第三階段為工作坊課程與文化近用實習課程,學員於第二、三階 段課程完成後,可於第三階段選擇實習角色:導覽解說者、活動觀察者、陪伴者、以及創作工坊引導者的身分,期待未來能將此歷程經驗帶回各自館舍或作個人生涯發展的基礎,持續參與相關活動。(詳附件簡章) 七、課程地點 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 (臺中市霧峰區柳豐路500號) 八、報名方式 報名線上表單網址:https://forms.gle/Pho8WE3M4sfcemEm9 九、聯絡資訊 亞洲大學附屬現代美術館教育推廣暨營運組 李小姐 聯絡電話:04-23399981 #6465;電子信箱:aengus611@asia.edu.tw 十、注意事項 1.因本計畫規劃為延續性課程,考量參與學員學習的完整度和提高全程參與意願,第三階段參與文化近用實習計畫之實習學員以至少參與一次實體講座課程、二次實體工作坊課程者將優先錄取,其他課程則應於實習前完成線上補課。 2. 參與本計畫課程學員將提供美術館停車場當日免費停車。 十一、主辦單位保有最終修改、變更、活動解釋及取消本活動之權利。
2025全國古蹟日活動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謹訂於114年9月20日至21日假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辦理「2025全國古蹟日活動」,9月20日上午10時30分辦理開幕儀式。 全國古蹟日呼應歐洲遺產日重視跨域連結的精神,今年主題訂為「建築遺產」,將與22個縣市及相關單位共同辦理「全國文化資產行動博覽會」,展現豐富多樣的文化資產活化成果,搭配現場的傳統與創新表演節目、主題講座、互動體驗、文資創意市集等,讓民眾體驗臺灣多元的文化內容。 活動詳情請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官網最新消息、臉書粉絲專頁查詢。 有關活動相關詢問事項,請洽文化部文化資產局綜合規劃組廖小姐04-22177582或星玉文創有限公司陳小姐02-77527698轉105。
為配合展場空間修繕作業,即日起臺灣工藝文化園區「生活工藝館4F」暫停開放。預定9月16日將重新開放。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敬上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辦理「臺灣綠工藝認證」,每年公開徵選發掘臺灣在地的原創工藝好物,扣合品牌主軸「綠活工藝・良品美器」,將認證作品定位為投入產業市場的產品化工藝品,從通路經營、市場行銷和工藝技術等視野,層層篩選更貼近顧客需求的潛力商品。自2003年起辦理臺灣優良工藝品評鑑至臺灣綠工藝認證,已發掘九百多組深存臺灣在地的原創工藝好物。
「日日工藝—臺灣工藝品牌概念店」將本中心歷年認證入選作品以食/衣/住/行/樂等生活面向分類展出,以「食。好」(Happy Eating)、「衣。好」(Craft Design)、「住。好」(Cozy Home)、「行。好」(Green Travel)、「樂。好」(Joyful Living)營造獨特的生活展覽風格傳遞工藝「漫活SLOHAS」理念。
日日工藝—臺灣工藝品牌概念店
開館時間:每週二至週日 09:00-17:00
展出地點:工藝文化館 1F (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經濟體驗平台專區致力提供臺灣各地工藝學習資源網絡,匯聚原創工藝好物,分享檢測修護知識,帶動工藝體驗經濟,以達工藝文化平權近用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