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NEWS

最新消息

錄取公告

「2025社區工藝產業培力補助計畫」補助審查結果錄取公告

一、 經審查委員會決議,本計畫共補助40個單位,錄取補助名單如下: (一)品牌拓展型:以下合計6個單位 (1) 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 (2) 社團法人嘉義縣茶文化協進會 (3) 台灣藺草學會 (4) 有限責任台東縣東海岸原住民社區合作社 (5) 高雄市寶來人文協會 (6) 彰化縣花壇鄉橋頭社區發展協會 (二)產品開發型:以下合計17個單位 (1) 苗栗縣火炎山苑裡沖積扇平原生態人文發展協會 (2) 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 (3) 宜蘭縣宜蘭染工坊發展協會 (4) 社團法人彰化縣南彰化生活美學協會 (5) 嘉義縣台三產業發展協會 (6) 雲林縣虎尾鎮頂溪社區發展協會 (7) 花蓮縣綠野香坡農村發展協會 (8) 社團法人臺南市竹會 (9) 台灣身心健康與藝術教育推廣協會 (10) 花蓮縣秀林鄉秀林社區發展協會 (11) 新竹市原住民身心障礙者協會 (12) 社團法人台中市西區大忠社區發展協會 (13) 財團法人拓展文教基金會 (14) 台灣竹藝協會 (15) 臺東縣布送學會 (16) 社團法人台灣城鄉風貌人文發展協會 (17) 雲林縣元長鄉子茂社區發展協會 (三)人才培力型:以下合計17個單位 (1) 財團法人東海岸文教基金會 (2) 苗栗縣通霄鎮新埔社區發展協會 (3) 財團法人張連桂傳藝文化基金會 (4) 臺東縣太麻里鄉大王社區發展協會 (5) 社團法人新北市陶瓷釉藥研究協會 (6) 民安刺竹文史工作室 (7) 嘉義縣刺繡文化學會 (8) 花蓮縣石彫協會 (9) 花蓮縣秀林鄉同禮部落自然生態自治協進會 (10) 台南市陶藝學會 (11) 社團法人屏東縣瓊麻園城鄉文教發展協會 (12) 彰化縣二水鄉源泉社區發展協會 (13) 社團法人臺中市社區文化協進會 (14) 苗栗縣文化產業藝術協會 (15) 彰化縣永靖鄉共好協會 (16) 南投縣仁愛鄉春陽社區發展協會 (17) 臺中市太平區中興社區發展協會 二、 以上錄取補助名單及實際補助金額以發函通知單內容為準。 三、 請受錄取之單位依本中心函文通知單所核定之補助金額,修訂計畫書經費預算表與計畫書內容後,務請於114年5月23日(五)前完成簽約,如未依規定期限內完成簽約則視同自動棄權不得異議 (詳見發函公文,公文於近日送達,敬請留意)。 四、 為利於受補助單位接獲本中心聯繫任何補助相關事宜,務請於114年5月16日(五)前加入本中心所成立「114社區工藝補助聯繫」Line群組。 五、 如有任何問題,請優先以電子郵件寄信到jilin@ntcri.gov.tw聯繫林忠義先生,並註明來信者之姓名、社區名稱,助於後續聯繫溝通相關事宜。

新聞快遞

「2025臺灣工藝獎Taiwan Craft Award」開始徵件 倡議「漫活SLOHAS」工藝新風貌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啟動「2025年臺灣工藝獎Taiwan Craft Award」徵件活動,即日起至7月2日止受理報名。該獎項前身為歷史悠久、邁入28年歷史的「臺灣工藝競賽」,近年轉型升級及擴大獎掖範疇,以鼓勵多元創作的「創作獎」為核心,並透過倡議協作與參與精神的「協作獎」形成環狀支持體系,展現臺灣工藝生態系與時俱進的嶄新面貌。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2025年工藝中心倡議工藝「漫活SLOHAS:是樂活事」,以簡單(Simplicity)、生活型態(Lifestyle)、原創(Originality)、健康(Health)、美學(Aesthetics)以及永續(Sustainability)六大核心主軸,強調「慢活SLOW」與「樂活LOHAS」為自身的生活態度,盼透過工藝獎項的支持,徵集優秀的工藝創作與協作實例,展現臺灣工藝在當代生活中的多元價值並具體實踐更多可能。 「2025年臺灣工藝獎Taiwan Craft Award」競選項目為更貼合當代創作型態,將「創作獎」分為「工藝美術組」與「工藝設計組」;「工藝美術組」徵求以材質、技法、造型或獨特理念為呈現重點之原創作品,「工藝設計組」則聚焦於具備量化生產及市場銷售潛力的工藝設計品。「協作獎」則旨在獎勵長期以來致力於提供良好創作環境或資源的協力者或事件,以及具備將工藝導入社會經濟循環理念的實踐行動,包括在知識、技術、場域、資本及其他支持資源上的貢獻,以及在研究與推廣方面的累積。 「臺灣工藝獎」總獎金高達新臺幣332萬元,為國內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綜合型工藝獎項。獲獎者除獲得榮譽肯定與豐厚獎金,作為後續創作的實質支持,亦有機會由工藝中心推介參與國內外展會、國際駐村及行銷通路推展等相關扶植方案。此外,「協作獎」旨在表揚工藝生態系中默默耕耘的倡議者、團體及支援單位,期望藉此引動社會各界及企業對工藝的重視與參與,共同推動臺灣工藝的創新發展與協作共好的公共化趨勢,攜手打造臺灣工藝生態系的良善循環與永續未來。 誠摯邀請各界工藝創作者、團體及長期耕耘於工藝生態系的夥伴們踴躍參與「2025臺灣工藝獎」,共同為臺灣工藝的發展注入嶄新活力,報名簡章下載及線上報名詳徵件官網 https://tca.ntcri.gov.tw 。

新聞快遞

2025年「國家工藝成就獎」今起徵選 表彰工藝領域最高成就 樹立典範精神標竿

臺灣工藝融合多元文化背景與在地生活智慧,具有豐富細膩風貌並蘊含深厚的人文底蘊,各地風土塑造出獨特且多樣的多元工藝樣貌,展現出臺灣兼容並蓄的文化色彩,而臺灣工藝傳承不僅是技藝的延續,更是歷史文化記憶的承載,工藝師專注的每一道工序、技法,呈現其專業經驗與時代精神的積累,透過世代相傳保存工藝技藝,正是臺灣工藝文化永續的關鍵力量。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辦理「國家工藝成就獎」已邁入第19屆,為表彰長期致力於工藝志業且具卓越貢獻者,每年選出得獎者1名,可獲頒獎金、證書及獎座。除舉辦盛大典禮公開表揚之外,也辦理一系列獎後活動,如特展、專輯出版及紀錄片拍攝等,將得獎者於工藝領域長期耕耘所累積之成就與貢獻等做為工藝界後輩之標竿典範,除延續「頂真認真做事、心善意善為人、器美用美造物、真善美心常存」的臺灣工藝精神外,更向大眾展現專業技術養成的真諦,係從按部就班至反覆不懈的練習,於日常淬鍊堅韌的心性,再經數十年為尺度的不懈堅持與投入,最終將邁向工藝技藝巔峰的榮耀時刻,如此的匠人精神放諸四海而皆準。 「國家工藝成就獎」作為臺灣工藝類最高榮譽獎項,以「國家」榮銜肯定得獎者其長期耕耘於工藝領域作為與相關貢獻,象徵政府對臺灣工藝人才之重視外,更具社會典範指標意義及傳承臺灣工藝人才的重要延續。本年度報名收件日期自5月21日6月9止,邀請工藝各界踴躍報名!凡具中華民國國籍之國民,不限性別、年齡,均可自行參加或接受推薦參加徵選;徵選簡章及報名表請至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網站http://www.ntcri.gov.tw/下載附件或來電索取。洽詢電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 (02)2388-7066分機115陳小姐。

  • 錄取公告

    「工藝辦桌•文化饗宴」-【新竹場】:報名錄取及備取名單公告

    隨著【2024-2025工藝遶境】展來到壓軸的第6站新竹場,走進以「風城」著稱的新竹,集結各領域工藝師化身桌長,以「風情─人文‧科技」為主題、桌面為展場、精彩工藝品為佳餚,採以「預約入席」的方式開辦─「工藝辦桌•文化饗宴」活動。 《報名錄取及備取名單》 錄取者,請準時入席,請詳附件。 ▎活動時間:2025/4/27(星期日),下午2點~4點(13:30報到入席) ▎活動地點: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松曦坊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合辦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本次擔任桌長的工藝師有四位: 強調傳統與創新的低碳柴燒,以工藝人反思人類與自然共存的衝突的工藝師陳威恩(陶‧圭窯新彩燒); 以在地文化、柔性工藝推廣台灣獨特的傳統女紅的女性工藝師施于婕(客家纏花‧施于婕線飾藝術工坊); 以傳統技藝創新設計,展現傳統工藝的新樣態的青年工藝師連威棣(藍染‧Dye業|dyeyé studio); 展現工藝傳承青年接棒,以木雕工藝技藝表現對生態環境觀察的青年工藝師陳泓儒(木雕‧大易藝術)。

IMEDIA

多媒體影音

「2025 臺灣工藝學院 工藝游於藝-暑期大專人才培訓營」即日起開始報名至5 月18日為止

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臺灣工藝學院暑期大專人才培訓營」將於今年暑假再次登場,本次培訓將攜手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及國立東華大學四所大專院校,於北、中、南、東四區分別開設工藝專業課程,募集對「工藝、美術、設計、藝術」等領域有熱忱之在學學生與應屆畢業生參與培訓課程,拓展工藝專業學習領域新知與技藝,共襄盛舉!


今年課程以「工藝漫活—以工藝美學詮釋茶藝生活」為主題,聚焦與關注茶文化在當代生活的變遷,課程設計內容將結合工藝技術與數位科技,從「茶藝生活」出發,透過跨領域學習,發展具創意與市場潛力之工藝作品。


人才培訓營課程期間自7月初起至8月中旬,包含工藝實作、專題製作及成果發表等課程規劃,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至5月18日止,歡迎有興趣的學子們由官網連結報名:https://reurl.cc/eMMeMW

NTCRI ONLINE

主題網站

工藝線上展
工藝來自生活,讓我們一起零距離領略工藝的美好
KNOWLEDGE

工藝小百科

更多資訊
金工

金工

相較於金或銀,銅是一種價格較低廉,但硬度高的材料,由於銅在日常生活幾乎無所不在,因此經常被使用在於日常器物、雕塑、家飾等,或於創作造型試驗及初階金工學習使用。銅充滿了樸素溫潤的質地,但打磨後卻又化身高貴華麗的氣質。 而高性展延的銀,煥發亮白色的光澤,使得銀製器物飾品具有高貴優雅的印象。銀的可鍛性,透過鍛敲及摺疊同樣能表現出造型的變化,亦能透過拋光讓作品表面光亮精緻, 閃閃動人的優雅質地,也是銀之所以能成為金工創作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