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工藝誌第11期
無處不在的纖維
生活中的服裝、飾品甚至家具,都有纖維的蹤跡。這些細如絲線的材質, 經過工藝師的創作,幻化為成為工藝與文化的橋梁,為我們的生活添加美感與舒適。
本期探討「纖維」,其本質柔軟,但又強韌到足以變化不同的形式。
「織布」是纖維工藝的核心,把棉、絲、麻等材料經縱橫交錯的編織,賦予布料觸感與生命力。
「苧麻和藺草」是東亞地區的典型纖維材料,苧麻結實又透氣,可以製作衣物與布料,充滿手作的溫暖;藺草則以輕便耐用聞名,編織成帽子、籃子等日常器物,既實用又有自然的氣息。熱帶的香蕉絲纖細柔韌,帶著獨特光澤,用於手工編織時總能呈現精緻的美感。
「竹籐編」則是一門將天然纖維變成藝術的手藝,靈活運用竹籐的韌性,編製出堅固且優雅的家具與裝飾品,成為永續生活的好選擇。
纖維工藝的迷人之處,在於它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探討纖維,就是重新發現材質的價值,理解它如何承載文化,並啟發我們思考生活的可能性。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纖維工藝也提醒了我們,自然與,始終是生活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