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工藝誌第9期
誰不愛吃美食呢?不論愉快或是悲傷,值得慶祝或是需要撫慰心靈,食物一直是最能療癒人心的途徑,每個人或多或少也都有一份珍貴的美食清單。我們不僅迷戀於美味的食物,更樂於分享自己品嚐過的美味。為了讓食物呈現出完美的樣貌,食器也因此扮演了關鍵的角色。
食器不只是容器,更是一種藝術的體現。不論陶瓷、玻璃、木質或金屬,食器的造型、比例甚至輕重,都是匠人智慧的結晶,融合了工匠對細節和質感的極致追求,體現出匠心獨運的工藝。
這期的封面故事《那些增添美味的工藝》,我們將深入探討這門最為親切的主題,探討食器的美學與應用。在生活中極度注重食器挑選的人們,莫過於主廚了,他們對食器也高度需求,同時也是消費者;他們對於食器的選擇與要求會是什麽?而創作食器的人,在製作與設計器具時,在意的又是哪些元素,為什麼喜歡創作食器?
現在消費者,對於食器的需求,已不再是最基本的裝盛食物。對於食器講究的風氣已經開始增加,甚至成為一門生意。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自從米其林指南進入臺灣,有愈來愈多餐廳選擇使用臺灣工藝家的作品作為食器,而非大量生產快速製作的工業化品項。這表示食器可以成為料理人與饕客對話的一種形式,主廚與料理人們,看見了食器風格、設計,以及工藝性中所蘊藏的價值觀與意義,因此選用這些器物裝盛料理。對於製作者而言,專業料理族群也是一種消費者的需求。
除了介紹器具的特色和形式,我們也希望鼓勵讀者思考工藝家與餐飲產業合作的可能性。食器是餐桌上的實用物品,但也可以是一門藝術,它彰顯了人類對於生活品味的追求。在這個注重生活風格的時代,讓我們一同探索食器的美學世界,感受工藝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