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NEWS

最新消息

新聞快遞

2025臺灣工藝季盛大展開 邀您走訪38展區漫遊臺灣工藝 集章抽好禮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今(28)日於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舉辦〈工藝「漫活SLOHAS」—2025臺灣工藝季啟動記者會〉,正式宣告「臺灣工藝季」系列活動將於6月1日至8月31日盛大登場,文化部長李遠、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任陳殿禮、臺灣工藝聯盟總會總會長陳啟村、參展單位及相關機構團體代表等各界貴賓共同與會。記者會中啟動「臺灣工藝衛星地圖」,象徵工藝從土地出發、自地方啟動,串聯在地記憶與情感,以工藝文化滋養這塊土地與人群,寓意臺灣工藝從地方扎根,逐步擴散至國際,匯聚成無限循環的文化連結力量。 「2025臺灣工藝季」由工藝中心精心策劃5大主題展區,串聯北、中、南、東及離島各地合作單位,總計38個展區共同參與,展現臺灣工藝創新與傳統共融的核心精神,活動內容多元,涵蓋展覽、活動、市集、行旅及國際交流等5大面向,聚焦跨域合作、創意發展與深化文化交流,期盼帶給民眾耳目一新、豐富多元的工藝新體驗。 「今年不僅是工藝季,更是臺灣工藝年,而臺灣終將成為一個工藝島」,李遠致詞時說,這次的工藝季logo設計既像是水又像是路,也像是台灣的「台」字,色彩又可隨著臺灣的色彩變動,充分顯現出臺灣工藝設計最大的優勢。工藝是臺灣最重要的一個技藝,工藝中心近年辦理工藝節、工藝遶境、工藝季等相當多的活動,在夏天辦理的工藝季,像是燃燒起的臺灣工藝魂、匠人魂,接連著後續的各項工藝活動,讓今年不僅是工藝季,更是工藝年;而從中彰投工藝廊帶出發的工藝中心,串聯遍佈全臺灣各地的工藝據點,也終將讓臺灣成為一個工藝島。 李遠也分享了他與父親的故事,從小生活在業餘藝術家父親營造的工藝世界裡,在貧窮的生活中,父親以巧妙的工藝之手,幫他做了各式的動物燈籠;運動會時父親會在他的高蹺上雕上漂亮的花紋,「雖然家裡很窮、童年很灰暗,但工藝使得自己覺得從貧窮變成富裕,也照亮了他灰暗的童年」。而父親過世後留下的許多雕刻拐杖,他一根根送給登山的朋友,將父親總是將東西分享給喜歡的人這樣的感情繼續傳遞。「工藝可以使我們傳遞感情、勞動、生活」,年過70的李遠說,所謂的人生70才開始,工藝中心71周年,70+1的這個「1」就是工藝生活裡我們常常遺忘的最美好東西,「工藝能夠幫助我們重新喚起生活熱情、思考生活,遺忘的速度慢一點,就能看到美麗的風景」。 臺灣工藝聯盟總會總會長陳啟村則指出,感謝文化部長親自蒞臨活動現場並給予支持,讓我們深刻感受到文化部對臺灣工藝的重視,同時也感謝工藝中心的用心籌辦,從去年的遶境展覽到臺灣工藝季的精心規劃,每一個細節都展現出對臺灣工藝的用心與專業。期盼未來能持續舉辦更多類似活動,讓更多人看見臺灣工藝的獨特魅力,並推動臺灣工藝邁向更美好、更寬廣的未來發展。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表示,2025是工藝中心71周年,在70+1從心開始「心工藝運動」元年,特別舉辦「臺灣工藝季」以倡議「漫活SLOHAS_是樂活事」,彰顯工藝「是漫波快樂‧生活事」的一種態度,透過漫波快樂—人、生活事—事、工藝品—物,強調工藝與生活密不可分,並以「簡單(Simplicity)、生活型態(Lifestyle)、原創(Originality)、健康(Health)、美學(Aesthetics)、永續(Sustainability)」6大核心價值為主軸,呈現臺灣工藝的創新力與文化深度,盼透過多元展覽及參與體驗,讓民眾在日常中感受工藝之美,實踐永續美學的生活態度。 「漫活SLOHAS」不僅是理念,亦是生活美學的實踐行動,每一場展覽與每一次體驗,皆猶如投入湖面的「工藝之磚」,激盪層層漣漪,引發更廣泛的共鳴與行動,將持續擴散至企業ESG、智慧科技、教育扎根與社區共創等領域,期盼工藝能量的積累,逐步匯聚成一股深耕臺灣土地、滋養人心的文化社會運動。 工藝中心表示,臺灣工藝季不僅是一場文化節慶,更是一項從政策出發、深耕社會及連結產業的文化行動,推動臺灣工藝走入日常、邁向國際舞臺。而工藝不僅是物件或技藝,更是土地與文化、記憶與情感之間的重要連結,也是臺灣與世界對話的文化語言,工藝亦是文化的延續,是因應時代需求、回應當代價值的創新選擇。臺灣在國際文化趨勢中具備獨特定位,工藝應結合設計、科技、環境與文化治理,轉化為具創造力的社會動能,展現臺灣文化向下扎根、向外擴散的持續力量。 2025臺灣工藝季內容豐富多元,串聯全臺共38個展區,展覽涵蓋各族群與民俗宗教等傳統工藝,並融合現代創新元素,以當代美學、設計思維及社會趨勢為切入點,探索工藝的新價值,從地方工藝、原民手藝到新銳設計特色,共同繪製出一幅充滿活力與創意的「工藝漫遊地圖」,活動不僅涵蓋展覽,更推出「65工藝節」、工藝辦桌、特色市集、工藝行旅及國際論壇等多項精彩內容,帶來多層次、跨領域的文化體驗。 為讓更多民眾深入參與,工藝季推出智慧導覽、數位集章互動及專屬遊戲,打造線上線下結合的沉浸式體驗,民眾只要參與臺灣工藝季活動,即可參加「集章抽好禮」,邊走邊玩、輕鬆收集,有機會獲得工藝季周邊及限量精美工藝品等豐富獎項,活動詳情請至「臺灣工藝季」活動官網(slohas.tw)查詢,展開趣味十足的工藝漫遊之旅,親身感受臺灣工藝的溫度與魅力,還有機會把好禮帶回家。

其他公告

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二樓文創商品店公開標租公告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二樓預計規劃文創商品店,成為國內外知名工藝家展售平台,透過與消費者的互動,提升工藝家的技術、設計能力與市場接受度,形塑成為國內文創、工藝、設計代表性工藝文創商品店。現開放場地公開標租,誠摯邀請有志經營文創商品店的廠商加入,共同推廣工藝文化交流與發展。詳情請參閱本須知,歡迎洽詢! 活動內容介紹: 一、公告時間:即日起至114年08月25日17時止(以投標文件送達時間為準,如採郵寄者應自行評估時間) 二、開標時間:114年08月26日14時 三、開標地點: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1樓會議室 四、評選會議時間:將於開標後另行通知 五、出租標的所在地: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詳招標文件) 六、現場勘查時間:廠商應先行瞭解本中心之空間配置與環境,公告期間內,於上班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10:00至16:00 開放現場供廠商實地勘查;如欲至現場勘查,請先洽聯絡人:吳小姐 02-23887066分機129。 七、投標廠商應檢附文件資料: (一)廠商登記或設立之證明 (二)廠商納稅證明 (三)營運企劃書10份(含投標報價單) (四)價格投標單 (五)投標廠商聲明書(正本) (六)廠商信用證明 八、租金:參照國有公用不動產收益原則公開標租之租金計收基準,並考量市場行情等因素訂之,如因房屋課稅現值變動,土地公告地價或租率調整等因素,經本中心評估須重新調整時,廠商應照調整之租金額自調整之月份起繳付。本案每年總租金不得低於新臺幣66萬元整。廠商報價若低於所訂年租金者,不列為決標廠商。 九、標租經營期限:標租期限自契約交付場域後乙方正式營運日起計3年;廠商於租賃期間若未違反契約相關規定、履約狀況良好,得辦理契約延展1次,期間最長以2年為限,廠商應於原契約履約期限屆滿前6個月,向本中心提出續約之書面要求(附顧客滿意度調查表、後續營運計畫書),雙方得依原契約換文或就契約內容做必要之檢討及修訂 後辦理續約事宜,廠商未於規定期限內申請續約,本中心得另行辦理重新招標。 十、履約保證金:履約保證金採2個月租金核算,得標廠商須於決標次日起 14 個日曆天內繳納,於契約期滿,交還場地回復原狀時,無息返還。 *餘請詳本案投標須知及企劃書徵求文件、契約書等文件*

  • 新聞快遞

    2025臺灣文博會「日常+」快閃松山文創 用工藝為家,加一點剛剛好的風景

    2025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期間,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工藝中心)策劃工藝選品快閃店「日常+」,於8月2日(六)至8月11日(一)在臺北松山文創園區北向製菸工廠西側登場。本次匯聚70家工藝品牌,精選超過400件商品,涵蓋茶器飲食、日常穿搭、居家擺飾、療癒開運及家飾家具等多元類型商品,並規劃豐富的講座與體驗等活動,探索工藝與生活共構的無限可能。 「日常+」是一場以工藝為軸的生活提案,名稱中的「+」,象徵加乘、提案與選擇,也意味著當工藝融入日常生活,讓「日常+ 」進入到「日常家」,為生活增添更多的層次與深度。策展人朱逸恆以「創藝之作」、「共構之鏈」、「眾匠之志」、「轉生之術」及「尋常之幸」為五大原則,重新梳理臺灣當代工藝的創作脈絡,引導大眾從生活中物件的角度出發,思考人與物之間的關係。「日常+」工藝選品快閃店,精選生活工藝商品,呈現創意與文化交織的日常,參與品牌涵蓋陶藝、染織、玻璃、木作、金工、竹藝等領域,以臺灣綠工藝認證品牌為主軸,兼顧質感與永續理念,展現重視生活的態度與風格的當代樣貌,這些工藝品不僅是器物,更是生活節奏與個人品味的延伸,喚起我們對工藝生活的想像,成為日常中恰到好處的存在。 工藝中心陳殿禮主任表示,今年度推動「漫活SLOHAS_是樂活事」,強調「工藝 是漫波快樂.生活事」的一種態度,並倡議以簡單(Simplicity)、生活型態(Lifestyle)、原創(Originality)、健康(Health)、美學(Aesthetics)以及永續(Sustainability)等核心價值,將在地思維結合慢活(SLOW)與樂活(LOHAS)的生活態度,讓工藝深植日常並與生活節奏同頻共振,而「日常+」正是此理念的具體實踐。透過工藝選品與多樣的體驗活動,邀請大眾感受工藝在當代生活中的角色與文化厚度,體驗蘊含情感與記憶價值的器物之美。展期間並安排生活講座、品牌快閃、工藝體驗、產品分享等系列活動,邀您用輕鬆步調走入工藝的日常節奏,為日常加上一點剛剛好的風景。 日常+ 工藝選品快閃店 Daily Craft + Pop-up Store 日期:8月02日(六)至8月10日(日)10:00-18:00; 8月11日(一)10:00-16:00 地點:臺北松山文創園區 北向製菸工廠西側(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南路133號)

  • 徵才公告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技術組約用人員甄選公告(114年8月)

    徵才機關: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人員區分: 約用人員 職  系: 職  稱: 專案助理 官等職等: 大學以上學歷薪資為310薪點。(每薪點約為139.1元) 名  額: 1 性  別: 不拘 工作地點: 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上網期間: 自114年8月1日 ~ 114年8月7日。 約用期間: 自114年8月 ~ 115年5月31日。 資格條件: 一、大學以上建築設計、景觀、土木、營建或文資相關科系畢業,並具有與擬任工作相關之重要工作經驗1年(含)以上,且具中華民國國籍者。 二、具備駕照及可配合至工地現場作業。 工作項目: 一、協助辦理本中心中興村台銀宿舍群修復與再利用工程相關行政督導業務等。 二、協助辦理公共藝術及駐村規劃等相關事宜。 三、其他臨時交辦事項。 聯絡方式: 一、請於114年8月7日(星期四)下午5時前,備齊履歷表(含500字自傳、照片)、身分證正反面影本及最高學歷畢業證書影本等文件,親送或逕寄(以郵戳為憑)至(542)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秘書室」,逾期不予受理,另報名資料未齊全者視為資格不符,不另行通知補件。 【履歷表請至本中心網站-最新公告(https://www.ntcri.gov.tw/)下載空白表格繕打,並將履歷表word電子檔傳送至swenwang@ntcri.gov.tw,電子郵件主旨請註明「應徵技術組約用人員」,並請來電確認。】 二、甄選方式:擇優通知面試,未獲通知面試或錄取之應徵者,如需返還書面應徵資料,請附回郵信封,俾利寄還。 三、本項職缺除正取名額外,得視成績增列備取名額1至2名,候補期間為3個月,並自甄選結果確定之翌日起算。甄選結果將公告於本中心首頁最新消息。 四、聯絡人:秘書室王小姐,聯絡電話:049-2334141分機120。

  • 研習講座

    【工藝新視界系列講座】「工藝未來力:工藝品牌與市場行銷策略」六場專業課程免費參與,受理報名中

    品牌 × 行銷 × 永續 全面升級!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辦理「工藝新視界」系列講座,共計六場課程,講座內容包括市場經營策略、數位行銷以及工藝品牌的打造與推廣等。每場講座皆特別邀請具市場經驗之主理人分享,協助與會者因應當前工藝市場的挑戰。課程分別就「品牌行銷」、「服務體驗」與「永續經營」進行授課,結合理論分享與實務經驗,實戰導向協助工藝領域相關人士提升品牌曝光、數位應用能力與體驗設計思維。 辦理地點|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 行政大樓3樓寰宇廳(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參與方式|實體+線上同步進行 報名費用|免費 立即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KR14azj9HwR7SQgt6 註:報名參與線上課程者,將於活動前三天取得課程連結。 重量級講師陣容/課程時間 【第1場】8月5日(星期二)14:00至16:00 國內工藝市場行銷策略 講師:Pinkoi全球商務-邊聖宇總監 【第2場】8月8日(星期五)10:30至12:00 永續經營之實踐與發展 講師:木匠兄妹木工房-周信宏創辦人 【第3場】8月8日(星期五)14:00至15:30 服務體驗設計 講師:島內散步-魏兆廷共同創辦人 【第4場】8月20日(星期三)10:30至12:30 工藝品經紀人的角色與技能需求 講師:筌美術-廖述昌執行長 【第5場】8月20日(星期三)14:00至16:00 工藝品牌的打造與行銷策略 講師:潮人物-陳彥淳品牌總監 【第6場】8月28日(星期四)10:30至12:30 品牌短影音製作 講師:自媒體創作者-邱羚瑜(Fish) IG:@cioufish824

  • 補助徵選

    2025年台灣工藝技術及材料加工研發補助計畫公告

    壹、計畫目的 本計畫目的以確保台灣纖維工藝材料來源、穩定需求及推動發展,從材料端生產及加工階段開始研發,投入適當的技術及設備,透過設備研發成立初級加工據點,提昇材料加工技術,確保材料品質及產量,強化工藝基礎,並整合上下游相關單位,讓生態鏈中各個角色包括:農民、在地社區、協會與學校相互扣合,以區域型分工並結合成生產動能,推動纖維產業的復興,以「漫活 SLOHAS」的精神,形成綠工藝的微型產業再逐步擴大漫延出去。 114年度以月桃為主要發展項目,除了有文化、環保的價值外,隨著傳統纖維工藝的推動發展下,目前市場上產生了相關的需求,為提供使用者足夠的材料可以運用及進行後續市場開發,擬定補助計畫,期能達到台灣在地材料自產自用的目標,進而推動發展至國際市場。 貳、申請資格 國內依法登記成立之法人、團體或組織(如:協會、合作社等)、國立學校等,負責人必須為中華民國國籍。 參、相關補助說明 一、補助對象與補助期間 (一) 補助對象:國立學校、依法設立或登記之法人、團體或組織。 (二) 補助期間:自簽約日起至114年12月10日止。 (三) 合作對象:提案單位可找到合作之對象以擴大相關材料加工製程之效益,並簽合作同意書。 (四) 申請材料加工設備用地要求:材料處理設施搭建之土地應為合法農地或符合土地編定規定之土地,申請者須具備土地完整使用同意文件,如土地共有人同意文件(分管證明、土地使用權人同意書)或租賃契約等。 二、 補助說明 (一)本計畫主要作為啟動示範性計畫,補助產出之成果需確實供應於相關工藝的使用上,不得流於其它目的使用。 (二)本計畫補助提案內容說明: 1. 材料加工製程及品質優化設備研發:今年度以月桃材料處理加工及品質優化設備研發為主(如材料製程優化改良、加工工序輔助等)只要具有降低生產端成本及促進產業發展之各式相關設備皆可,本項補助金額依審查結果公佈,以先前已投入相關纖維植物復育種植之單位為主要申請者,且已有種植量化生產規劃及生產實績,獲補助者需整合及協助提供相近區域種植單位使用,成立初級加工據點。本項目以國內自行研發之設備為主,不補助現成之全新設備,提案者需提供相關設計圖稿及規格,補助通過後需提出研發過程紀錄等,每案補助金額依審查結果公佈,補助之設備應將設置前、中、後階段分別拍照建立資料以備查核,設備應標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補助」字樣,大小長寬5公分以上,並以耐用材質設置,補助之設備5年內不得轉售或轉讓。 2. 成果發表:需配合研發成果辦理一場次發表會。 三、計畫補助經費額度: (一) 每一申請單位以提出一案為限,補助金額原則以新臺幣120萬元為上限,自籌款應至少占總經費之15%。 (二) 實際補助金額以審查委員視提案計畫之規劃完整性、創新性、持續性、可行性及預期效益等內容決議之。 肆、申請與審查機制 有意提案申請之單位,請依申請計畫表及計畫書格式撰寫,並應於本申請送件截止日前,將規定之提案計畫書等文件送達本中心。 一、申請流程: (一)申請應備資料包括: 1. 提案計畫書含補助申請表(撰寫格式如附件一),包含依法登記之證明文件。 2. 個人資料使用同意書(紙本一式1份)。 3. 合作意向書(撰寫格式如附件二)。 4. 未重複接受補助切結書(撰寫格式如附件三)。 (二)為利於本中心彙整,除將實體文件寄送至本中心之外,另請將上述四份文件電子檔案email至cfhsiao@ntcri.gov.tw,紙本資料郵寄內容及送件地點: 可親送或以掛號郵寄至「54246南投縣草屯鎮中正路573號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技術組 蕭小姐 收」,並請於信封上註明「申請單位全銜」、「2025年台灣工藝技術及材料加工研發補助計畫」。 (三)申請送件及執行期限: 1. 申請送件:自簡章公告起至114年8月17日(星期日)寄達或送達本中心(以郵戳為憑),逾時恕不受理。 2. 計畫執行期限:自簽約日起至114年12月10日止。

IMEDIA

多媒體影音

《尋找臺灣工藝色系列》VR360

以礦物(無機物)、植物(有機物)記錄臺灣工藝原色,涵蓋了科學與藝術的結晶 (結晶釉)、從大地生長的草木色(藍染)、火熔的流動藝術(玻璃)、堆疊的加層工藝(堆漆)、原神的臺灣色-傳統工藝中的寄託(交趾陶、刺繡)、集體記憶碎片的臺灣色(馬賽克鑲嵌、纖維-複合媒材)單元,提取其色彩、材料、工藝、形狀、元素、生長方式等,利用虛擬實境(VR360)技術的方式呈現臺灣工藝色彩探索的過程,表現不同工藝顏色之美,以擴充臺灣主體性工藝色彩世界的多樣化,如同探索未知的世界為開端,藉此展開臺灣工藝探索旅程。

NTCRI ONLINE

主題網站

工藝線上展
工藝來自生活,讓我們一起零距離領略工藝的美好
KNOWLEDGE

工藝小百科

更多資訊
馬賽克鑲嵌畫

馬賽克鑲嵌畫 (Mosaico)

馬賽克鑲嵌畫(Mosaico),或稱鑲嵌藝術,在字源上,應是導源於「Musa」,希臘文乃掌詩歌藝術、科學等之九女神之稱。是一種裝飾藝術,通常使用許多小石塊或有色玻璃碎片拼成圖案,在教堂中的玻璃藝品,又稱為花窗玻璃 (stained glass)。在拜占庭帝國時代,馬賽克隨著基督教興起而發展為教堂及宮殿中的壁畫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