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時間與溫度孕育下的萬千變化-窯燒之美
創作者與陶土間的創作表現有萬千變化,而陶瓷燒製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為窯燒,不同的燒製時間與溫度則會為陶瓷帶來不同的影響,不同特性的窯亦讓陶瓷有斑斕多彩的表現,最常見則有柴窯、電窯與瓦斯窯。
★柴窯★
以燃燒木材提供熱能,需三到五天不眠不休地輪班投柴,而加柴的速度和方式、柴薪的種類、天候狀況等因素皆會影響成品的結果。柴燒的灰燼和火焰於窯內竄流,在陶器上產生經高溫熔融落灰而成的自然灰釉、或是火焰直燒後的火痕,造就每件作品擁有獨一無二的色澤與質樸粗糙的質感,無法預期成品的樣貌也是其迷人之處。
祡燒窯在所有的陶藝技術中,成功率最低,不可控因素極高,與講究細膩、光滑的陶瓷比較,曾被視為粗糙的次級品,在陶瓷界的發展中,被漠視了很長的時間,後來才由日本陶藝家重新發揚。柴燒陶雖難以量產,但其質樸溫潤且變化多端的精彩特質,終究在一片追求細緻滑順的陶瓷浪潮中,成為無法忽視的存在。
★瓦斯窯★
以瓦斯為燃料,需要人工隨時在旁調節壓力和瓦斯量,以精準控制溫度的變化。瓦斯窯可利用控制窯內氣氛環境來進行缺氧的還原燒、或是給予大量氧氣助燃的氧化燒,使釉藥產生不同的質地與色彩變化。由於燃料為氣體,窯內環境沒有粉塵,成品能呈現光滑無瑕的釉面。
★電窯★
以電能轉換成熱能,窯內無火焰,燒製過程也無煙氣產生,環境乾淨,且以電腦控制窯內溫度和時間,製品品質平均穩定,適合初學者使用。電窯能夠進行氧化燒與結晶燒,因結晶釉對溫差極為敏感,電窯可精確控制溫度以達預期結晶效果。
陶土釉料經過火光炙熱高溫過程中,無論是透過精準掌控溫度的電窯與瓦斯窯產生的完美色調,或是由於木柴燃燒的灰燼「落灰」在作品表面留下抽象畫般斑斕多彩表現創作品的柴燒窯,透過創作者發揮巧思與獨特孕育出與眾不同的藝術品,皆能展現迷人的風采與工藝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