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選單封面橫幅圖片

暫無選單標題

以在地廢料重新詮釋循環工藝! 混合無用為用,凝聚可能之能


以在地廢料重新詮釋循環工藝!
混合無用為用,凝聚可能之能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辦理之「循環工藝計畫」,其中案例有關臺中「 光山行 漆器工藝 Kousan Craft」以「Re-ware混凝漆」,從不廢思考出發,重新回歸漆的本質。一層一層的堆疊,一天一天的累積,「光山行」第三代主理人賴信佑以爺爺賴高山的拿手技法「堆漆」為發想,結合來自家庭、農漁工產業產生的廢料,賦予漆不同的樣貌,打造更具有層次感的「Re-ware混凝漆」,將漆工藝職人精神投注於其中。
別於一般漆器結構為「胎體」與「塗裝層」的架構,「Re-ware混凝漆」以廢棄的手搖紙杯當作胎體,去除淋膜後以生漆加入粉狀廢料,結合堆漆技法,將拌合不同廢料的混凝漆一層一層堆疊。廢料來自嘉義溪口的小農脫殼完的花生殼廢料、霧峰家具品牌製造家具產生的木屑、或是漁業出現的蚵殼和家庭常見的咖啡渣,經過粗篩、研磨烘乾再進行細篩,利用鏈結在地的想法,將地方廢料轉為原料,以實際行動,聚焦人們對永續議題的關注。
天然漆具備滲透性和包容性強的介質特性,透過搭配不同廢棄材料的「Re-ware混凝漆」,產生像是地質岩層斷面的紋理,打造不分場合配戴的日常飾品,例如耳飾、戒指等,並從中延伸出五行基調,分別對應不同的循環原料,加以點綴蒔金貼箔,創造具有禪意與侘寂美感的東方哲學。「Re-ware混凝漆」飾品,運用漆工藝反覆打磨再造的特質,當消費者配戴一段時間過後,可選擇「養護新生」,創造新的紋理或是蒔粉貼箔,培養物件與物主的連結;或是「混凝再生」的想法,展開回收機制,100% 再利用製成新的混凝漆,重新定義產品新的生命週期。過程中不僅在生產製程中體現循環工藝的理念,也提供創新服務,形成良善的零廢棄循環,讓美好的理念進化成友善的行動。
Shopping Design報導:https://pse.is/5efyn8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