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藝成就獎」表彰長期致力於工藝志業努力不懈,且具有卓越成就及貢獻者,給予尊崇與肯定。
表揚投入工藝領域達三十年以上之經歷、積極從事工藝創作、對工藝材質和技法有深入之研究、積極傳承工藝技藝及培育工藝人才、對工藝文化交流推廣及宣揚有特殊之貢獻者。
「竹南蛇窯」創辦人林添福先生,是一生與陶為伍,當年他的祖父林國本經營台中縣「大甲東」知名陶廠外窯。13歲便隨福州師傅學陶,14歲擔任陶師,擅長手拉坯、手擠坯、原型雕塑,浮雕和彩繪更是無師自通;對後進傾囊相授,是傳統陶藝界的活寶典。1972年創建一條長達23公尺的「竹南蛇窯」,是目前苗栗縣唯一僅存的傳統蛇窯,更是台灣現代柴燒陶藝的重要據點。林添福的作品以福州師製陶技藝為基礎,運用柴燒技法,結合現代審美觀點和...
張繼陶先生早年投身軍旅,45歲開始跟隨林葆家先生學習陶藝,從此一生俯首於陶藝創作中。他在釉藥的研究上是國內陶藝創作的翹楚。他擅長所謂的「美人醉」釉藥風格,在鮮紅或是水紅色釉之間,隱約含藏有綠色的色調;另外在鈞窯釉藥的研究與製作,也有突出的表現,鈞窯釉色變化多端,藍紫與紅霞相互交融,樸實無華的器型搭配其豐富的釉層變化,其作品獲國內外多所博物館、美術館典藏。2004年 榮獲文建會評選「國家經典陶藝作者」2...
施至輝先生來自彰化縣鹿港鎮,向父親施修禮習得泉州式粧佛藝術,以工序繁複、技法細膩著稱,涵蓋了木雕、漆藝及彩繪。施至輝先生承襲父親衣缽,將木雕技藝表現在佛像的身段、姿態、表情上,賦予佛像不同的表情神態,展現粧佛藝術扎實的深厚功力。施至輝先生堅守著民間宗教信仰的開斧、入神及開光點眼等科儀,保留傳統文化內涵。他的粧佛藝術已非泉州原鄉所能迄及,極盡「重要傳統藝術-粧佛保存者」之責,是極為珍貴的民俗文化資...
李榮烈先生1954年(18歲)就讀高中時期錄取南投縣工藝研究班向當時的班主任顏水龍及黃塗山老師學習竹藝,因優異的成績被聘為竹工科指導員。1984年漆藝大師陳火慶應邀至手工業研究所(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前身)講授漆器技藝,他藉此機會學習到漆藝技法與知識,也因此開始嘗試將不同材質媒合,成就「籃胎漆器」技法,成為他作品上一個重要的特色。1989年 榮獲得第12屆全國美展工藝類第一名1992年-1993年 連獲「民族工藝獎」編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