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頁1-pc 歡迎頁1-mobile
歡迎頁6-pc 歡迎頁6-mobile
歡迎頁5-pc 歡迎頁5-mobile
COLLECTIONS 每日一物
新自然風裝置藝術

用大自然的元素,讓生活空間質感升級。天然材質、手工製作,讓每件產品有著獨特紋理和樣貌。簡潔的線條勾勒出野生動物的曲線,放入植物花草後,更添舒適活潑的感受,共同創造出豐富多元且富想像力的新自然風格。適合現代居家及商業空間...

更多每日一物
IMEDIA

多媒體影音

更多媒體影音
CRAFT ONLINE

《臺灣工藝學刊》創刊,啟動工藝學知識體系建構與發展

《臺灣工藝學刊》為工藝中心首創之工藝學門學術性專業期刊,透過《臺灣工藝學刊》啟動臺灣工藝知識庫,建構工藝學知識體系, 形成工藝研究交流平台,並倡議工藝學發展為獨立學門,帶動工藝學結合各學術領域之研究發展,成為學術上的論述基礎, 支持臺...
CRAFT ONLINE

首創工藝聯合醫院,診斷修復再現舊物新生命

首創工藝聯合醫院,診斷修復再現舊物新生命 檢測x修復x維護 保存x循環x再生 由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召集國內檢測修護界各專業學術單位、團體以及個人工作室來成立「臺灣工藝檢測修護聯盟」於8月31日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建置「國家...
CRAFT ONLINE

臺灣綠工藝希望工程

臺灣綠工藝希望工程 陪伴/療癒/認知 透過自然、循環、平衡、寬容、生命力, 以工藝為媒介,一起陪伴社會, 藉由友善平權、溫暖手作的「臺灣綠工藝希望工程」推動, 將綠工藝作為社會處方籤, 互助分工,聚集良善與美好, 成就社會向上的力量。 #...
CRAFT ONLINE

臺灣綠工藝-生活工藝新主張

工藝的美好,在俯拾之間, 隱身於臺灣各個城市角落, 在地職人以不張揚的姿態,傳承著工藝的記憶與溫度, 結合當代生活方式,延續著每種工藝的生命, 翻開生活工藝的新頁,讓好感工藝成為日常生活最講究的細節。
CRAFT ONLINE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與佛光體系人間文教基金會簽訂合作備忘錄

以五大系統合作 實踐社會價值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跨域攜手佛光山體系財團法人人間文教基金會於高雄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簡單隆重的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宣示雙方共同以人文關懷為出發,以工藝為媒介,實踐社會價值,朝共好社會前行。 未來...
CRAFT ONLINE

臺灣工藝攜手休閒產業發起「工藝文化休閒產業跨域聯盟」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中心邀請全國性工藝、休閒產業公協會及靈知科技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MOU),發起「工藝文化休閒產業跨域聯盟」,異業合作推動以工藝為核心的文化深度旅遊路徑(工藝行旅)。 全臺約12,000個工藝單元、150個社區工藝、160多個臺...
CRAFT ONLINE

臺灣綠工藝假日廣場-兒童工藝月

小朋友集合啦! 四月一起動動手, 在歡樂工藝島上, 像螺旋槳的種子搖身變成蚱蜢, 圓圓果實幻化成可愛的天竺鼠, 彩色竹風車像跳舞一樣轉呀轉, 金屬罐頭小車叮叮咚咚跑過來。 大家一起開心動了起來, 在充滿趣味的工藝島上, 隨時隨地F...
CRAFT ONLINE

亞洲首展「整個世界就是包浩斯」巡迴展

1919年創立於德國威瑪的包浩斯,時至今日,已不僅僅是一所藝術學校的名稱而已,它是存在於兩次世界大戰之間一段精彩又短暫的傳奇(1919~1933),在現今社會中,也成了一種風格美學與生活態度。包浩斯是以人為本的體現,強調少即是多,以簡約、無過...
CRAFT ONLINE

2022倫敦工藝週,以臺灣纖維工藝演繹「色彩劇場」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以「色彩劇場–臺灣纖維工藝展」(Colour Theatre:Taiwan Fiber Crafts)參加「倫敦工藝週」(London Craft Week)。 「倫敦工藝週」為全球工藝圈的年度盛事,今年策畫以纖維及天然染色工藝參與展覽,融合臺灣天然色與文化...
CRAFT ONLINE

逍× 遙 × 遊 - 當代工藝合創展

展覽強調創作者在合創過程中對未知領域的探索,不僅是視覺所見,更是內心深層的感受,而「逍」、「遙」、「遊」分別表示「時間」、「空間」及「速度」三個維度, 核心精神「合創」源於「跨域」(Crossover)概念,是合作創新、資源共享之意;不僅強調...
CRAFT ONLINE

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

當一切堅固的東西都(再次)煙消雲散:「鏡子:療癒工藝線上展」 在疫情之中轉為線上展出,或巧不巧地回應了當前人們對於療癒的需要。 工藝展,理當透過實際的感官經驗, 來達致工藝品所能帶來的療癒之效。 工藝品的價值在於可觸可視乃至可聽...
CRAFT ONLINE

臺灣工藝研討會_聚焦跨域學理應用

以工藝跨領域結合經濟學、史學、美學及教育學等主題,邀請學界研究者及產業界、公部門代表等相關人士,就建構整體臺灣工藝知識體系, 發展「臺灣工藝學」,分享彼此的研究、經驗與創見,共同討論交流。 「臺灣工藝學」的建構應以工藝為主體,系統化連...
CRAFT ONLINE

逍× 遙 × 遊 - 當代工藝合創展-合創實驗場

透過跨域(Crossover)、融合(Mix)、再生(Regeneration)的概念來促成工藝與各領域的交流、合創。 以多邊交流過程中的激盪、融合、辯證及衝突…等,去中心化的多元觀點,經由各領域的知識交換與共學, 逐步累積及形塑各自獨有的生命經驗及新創靈感...
CRAFT ONLINE

「舊情綿綿—臺灣居家生活家具的故事」特展

本展以情境佈置廳堂、書房、房間(即臥室)等家居空間,呈現臺灣早期生活的模樣,透過居家生活家具,帶領身處科技發達社會的現代人,一窺臺灣早期的常民生活文化,並導引出不同層面關於臺灣居家生活家具的故事,涵蓋材料的在地性、工藝的多樣性和文...
CRAFT ONLINE

臺灣綠工藝 生活工藝新主張

工藝的美好,在俯拾之間, 隱身於臺灣各個城市角落, 在地職人以不張揚的姿態,傳承著工藝的記憶與溫度, 結合當代生活方式,延續著每種工藝的生命, 翻開生活工藝的新頁,讓好感工藝成為日常生活最講究的細節。
CRAFT ONLINE

漆陶

臺灣的風土氣候,是世界上最適合製作漆藝的地方之一。將樹漆與陶作結合,也是賴作明老師戮力推展的創作形式。賴老師將層次多變、璀璨瑰麗的漆藝附著在陶胎上, 創作出一件件特殊質地、觸感的漆陶藝術作品,並將其工法傳授給一群生力軍,史嘉祥、李幸...
CRAFT ONLINE

工藝光夜 Craft Night
工藝數位影像展

「工藝·光夜 Craft Night 」,向民眾傳達新的一年「平安、守護、希望」的祈願與祝福。 臺灣具有多元工藝文化,自然、循環、平衡、寬容、生命力等綠工藝精神體現其中。以工藝文化館為背景,透過光雕畫面包含藍染、竹編、陶藝、漆藝等具代表性的工藝...
CRAFT ONLINE

54場雨/設計X工藝 跨域共創展

自2007年始,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開始了一連串滋養工藝大地的對流共創計畫,Yii 、 A New Layer 、HAND IN HAND…邀請跨國設計師,和臺灣工藝師進行一連串異文化的創作激盪,有如下過雨後,產生了幻化的質變。 此展覽,便是這變化的具體成果。這...
CRAFT ONLINE

2021/22國際紙纖維藝術雙年展-蛻

展覽以突顯天然纖維與回收人造纖維的多樣性,透過藝術家在技術上與概念上多元迥異的轉化,回應今日的全球環境危機。 英文「Transfiguration」(中譯為蛻)一字定義為「型式或外表的全然改變,進入更美好或靈性的狀態」。因此我們要提問:由於多數...
CRAFT ONLINE

木以載生-國產木作工藝特展

木以載生-國產木作工藝特展 木材來自於大地的滋養, 以工藝的傳達與轉譯,自然循環的關係, 體驗材料美學與設計翻轉帶來的感官震盪, 理解與學習對自然生態的尊重, 共享生態、人文、美學價值。 綠工藝的自然、寬容、希望、平衡、生命力內涵, 親近...
CRAFT ONLINE

我們的竹工藝主張 LIVE BAMBOO NOW

因疫情來襲,逝去的美好時光似乎顯得更為珍貴, 放下心中的焦慮,回想起那段與竹相會的日子, 感謝那些時日,我們是如此地平安、幸運。 上山伐竹取材,搭建星洞圓頂竹構造,體驗竹的可塑性。 在美麗高挑的自然建築中,傾聽竹樂的清脆與嘹亮。 午后愜...
CRAFT ONLINE

植物敲拓染

植物敲拓染 透過「植物敲拓染」線上影片, 一起學習植物染工藝! 當「鎚子」遇見「布」與「葉子」, 在湯文君老師指導下,將葉子悉心地排列在布面上, 以鎚子敲打,讓一片片的葉子, 在布面上留下了最美的痕跡與色彩。 #手作工藝 #藍染工坊 #植物染...